7月19日,西藏林芝迎来一个重磅消息。
投资超万亿、装机容量预期高达七千万千瓦、号称“三倍三峡”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,正式开工建设。这不只是一个能源项目,它还成了印度口中所谓的“安全威胁”。
这话不是国内媒体瞎编,是新德里政客亲口说的。
印度外交部发出声明,说这项工程“可能影响数亿印度人的生存环境”,并声称“将考虑一切可能的应对措施”。
简而言之,中国建水电,印度就要翻脸。
但问题是,这条河的上游压根不在印度,而是中国西藏。
那么,印度为什么急成这样?是担心水源被切断?还是另有所图?
雅鲁藏布江变水电重器,印度看了就上火
这项水电工程从立项到开工,已经走了四年多。
它被写入“十四五”规划,明确列为国家级能源工程,目的是提升西南地区供电能力、推动清洁能源替代,并为未来西电东送打下基础。
按照设计,工程计划分五级台阶式水电站,总装机容量相当于三个三峡大坝,每年发电量可超3000亿千瓦时,放在国际上都是量级惊人的项目。
中国自己用不完,还能往外送。
可这事刚宣布,印度媒体就开始集中炒作,说什么“可能引发区域水资源危机”、“可能是中国针对印度的新一轮战略部署”,甚至还有议员声称“中国有能力把我们变成干旱地带”。
这听起来像笑话,但他们是认真的。
雅鲁藏布江在西藏境内流淌1300多公里,到了边境后改名叫布拉马普特拉河,穿过阿鲁纳恰尔邦和阿萨姆邦,最后汇入孟加拉湾。
印度确实吃这条河的水,但只是下游部分,且主要用途是航运与生态,真正用于水利或农业的开发率极低,不超过3%。
换句话说,这不是他们吃饭的命脉。
但就是这点水源,印度人也看得极紧,不光怕中国动手,更怕中国有了控制水流的能力——这其实是把自己过去的“经验”强加到了别人身上。
印度惯用水源牌,自己干过的事最怕别人做
说到底,印度的紧张不是空穴来风,而是对号入座。
几十年来,印度对水源的控制,是出了名的“狠”。
最典型的就是对巴基斯坦的“水卡政策”。
印度河流域的三条主河——印度河、杰赫勒姆河和奇纳布河,都是从印度流入巴基斯坦。两国之间的《印度河水协议》早在1960年签了字,表面上保障了下游的用水权利。
但纸上条约归纸上,印度实际操作起来完全是另一套。
动不动就威胁“减少水流”、搞“无预警开闸放水”,一边让巴基斯坦旱情加剧,一边又能制造突发洪灾。
巴基斯坦农民甚至发明了“印度开闸日历”,专门记录印度搞事的时间节点。
就在今年4月,印度还突然宣布单方面废除该条约,理由居然是“克什米尔反恐形势不稳”,直接开撕“不留一滴水给巴基斯坦”。
所以,当中国说要建一个超级水电站的时候,印度立马脑补出了“断水”“水战”“地缘控制”这些词。
不是中国有前科,而是印度自己太熟悉这种操作。
他们相信的不是中国的善意,而是自己过去干的那一套。
水电工程被妖魔化,本质是战略焦虑
印度不是没想过建自己版本的“大坝计划”,也曾宣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修多座电站,但规划十几年了,只动工了几个小项目,进度慢得让人怀疑是不是还活着。
相反,中国的工程从立项到动工一气呵成,速度和体量都让印度既羡慕又慌张。
要知道,布拉马普特拉河在印度境内年均洪水泛滥,阿萨姆邦年年水灾,靠政府救济过活,基础设施烂得一塌糊涂。
中国上游修水电站,能调控水流、缓解洪灾,这对下游反而是好事。
中国专家的论证报告早就说明了,梯级电站不会蓄水太多,基本都走“来水即发”路线,既保障了发电量,也不干预下游水量分布。
而且中国还长期公布雅鲁藏布江的流量数据,定期与孟加拉方面分享,连孟加拉国都没说什么,印度却自己急上了天。
归根到底,印度的紧张是出于地缘上的不安。
他们知道,一旦中国掌握了大坝主动权,不管你说水当不当武器,这块牌就放在桌面上了。
印度的核心焦虑不是水,而是控制力。
他们怕的是中国再度在边境问题上掌握节奏,怕的是未来西藏地区建设速度加快,让达旺问题、藏南归属更难搅动。
过去几十年,印度一直靠“拖”字诀应付边境争议,靠话术和地缘拉拢他国,现在看到中国干实事、动真格,他们一下子慌了。
印度说威胁就叫停?这事还真轮不到它说了算
水电站这种工程,不是说修就修,也不是说停就停。
项目早在2021年就启动了环境评估和专家论证,相关论证和资料也提交了联合国下属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备案。
站在国际规则角度讲,中国没触犯任何协定。
印度跳脚,只是因为它意识到自己失去了谈判筹码。
而真正让印度坐立不安的,是未来中国在“青藏高原水资源调控”上的整体战略布局——这不是一个电站的事,而是整条西南生态与能源脉络的重塑。
面对这种战略级的基础设施建设,印度只剩嘴上威胁。
所谓“采取一切措施”,能做的就是外交抗议、舆论造势、拉拢孟加拉配合发声。真要动手?恐怕自己都知道不现实。
印度想靠“说两句就让项目停摆”,那是在做梦。
这不是电影,也不是政治谈判桌,而是一条已经流动了几千年的河——它的主权、用途、命脉,掌握在自己国家手里。
印度说得再多,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:中国说修,就一定会修到底。
股票配资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